1966年,依托于中国第一条铁路胶济铁路,全国3000多名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建设者从祖国各地来到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大虎山脚下,“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从荒芜中落地,开拓出一片石化沃土。
在石化企业蓬勃发展的朝阳时期,同样朝气蓬勃的一位济南青年赵岱勤追随祖国发展脚步来到齐鲁石化炼油厂,娶妻生子在石化城扎下根。
赵岱勤的二儿子赵云峰,喜欢拽着父亲衣角进工厂,看着父亲手中不断变化的工具,他瞪着眼问个不停,父亲拆卸下来的螺丝、表针、栓帽在他的小手中变成不离手的玩具,赵云峰小小的心灵中,对“工厂”有了特殊的情感。
生于石化城,长在石化城,当赵云峰站在齐鲁石化厂区时,看着纵横的管廊、林立的罐塔,无比亲切,他渴望自己能和父亲一样,用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神奇。
高压厂房里的一条生产线“趴窝”后,眼巴巴等着外国专家赶来修理,把人盼来,看着没费多大劲生产线重新启动,赵云峰不甘心了:“专家不来,这线就一直停着?”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盛夏的天空刚刚放白,赵云峰悄悄起身钻进地下室,操起扳手,左拧右拧,等装好这台淘来的二手机床,他要先把父亲请来,想到这,他哼起小调。
上班这几年,每次看到生产线遭遇故障,他手就“痒”。“不懂,别乱动。”总有人会大声制止他,不懂?那就自学呗!
赵云峰给父亲讲了这5天里的安装、测绘、调试经历。“你小子行,有我当年的劲儿。”父亲这番话仿佛给他打了一剂强心针。
机床装好了,去网上找出国内各大知名“工控论坛”,求人的好话不知说了几箩筐,赵云峰对“生产线”的知识也积累了一箩筐。
“知道几点了吗?”突然推门进来的说话声把正在写字的赵云峰吓了个激灵。“你干脆在这接个水管,装个马桶,以后不用上楼了,逛街不去,吃饭不陪,姑娘以为他爹是科学家呢。”妻子玲玲越说越激动。
“这些二手东西毛病太多,性质不稳定,数控系统没电了,几百条数据丢了,我得一个个找回来啊。”赵云峰递过来一沓纸。
“我看不懂你这些宝贝,身体熬坏了,数据再对也没用。”玲玲嘴上说不看,手却接过那一沓写满了数值的纸,心一下软下来,“实在不行,就买个新的。”
有了妻子的“纵容”,赵云峰更新了一批性能高级的器件。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一切都在与实际设备渐渐接轨。
“低压包装线停了,给厂家打电话,说是五天后才能来人,咋办?”工段长打着汇报电话。“我可以试试。”赵云峰的语气中带着些许忐忑。
“横竖都是等,这次就让你试试。”段长同意他修修看。
将平日收集的备份数据全部摊开,在一抽屉自己制作焊接的数据传输线中挑出合适的,更换备件、调整参数,屏住呼吸,按下启动键,竟然成了,赶紧搬出资料做起记录,发丝上悄悄滑落的汗滴打湿了衣衫,也打湿了图纸。
包装线上的喷码打印机喷头,在连续使用中易造成油墨淤堵损坏,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返回厂家进行定期专业清洗。反反复复,无穷尽。
“受控”就憋屈的赵云峰琢磨了一周,自己买来原材料,设计并制作了半自动喷头清洗器,定期自行清洗,该举措延长了设备使用周期,节约单次备件更换资金万余元。
“投入这么多时间、精力、体力、金钱,没想过通过自己的专长去赚些外快?以你的能力一点问题没有。”同学聚会上,一起参加工作的小周问他。
“还真没想过,我就打心底里喜欢和设备打交道,喜欢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因一句喜欢,赵云峰和父辈们在芳华岁月里,扎根齐鲁,服务一线;因一句喜欢,赵云峰和父辈们展现的是他们的意气风发,辛勤付出,默默奉献;岁月流逝,赵云峰也过了不惑之年,他用双手实现了一个普普通通工人成长为一岗多能的企业人才的转换,他用双手书写传承着“苦干实干”的石油精神,而这些从未改变的精神如同火种与星光,在石化沃土上从未熄灭。(作者:李晓霞)